今天有跟到好的導覽老師,覺得展覽不錯看!

早上九點多才出門,評估一下,放棄10:30定時導覽,目標改為14:30定時導覽。

先去京站MOS吃午餐,8/1-9/30渣打餐「燒肉珍珠堡(牛)+紅柚氣泡果汁」$115買一送一,店員看到兌換券還問一下同事,看來很少人去換。
燒肉珍珠堡蠻小的,是米漢堡的關係,所以勉強吃的飽,紅柚氣泡果汁還不錯喝。

到劍潭站搭乘免費接駁車(每日08:30~17:00,每半小時一班),外觀有貼展覽貼紙,內裝只有車門旁檔板有展覽貼紙,座椅沒改變;
巧克力展的座椅還有套上巧克力吉祥物,整個公車就很有fu。

到展場時約10:50,進場開始依序參觀,後來碰到一組導覽團,導覽志工私下帶朋友在參觀,
因為講的很好,身邊也是聚一堆人旁聽,導覽志工王郁芳小姐說她是帶朋友參觀,所以講的很隨性,但我們覺得這樣就很專業了!
王小姐有去西藏旅行過,講的內容結合了展覽內容、她讀過的書、走過的路,三者合一,好像要把大家帶到西藏去一樣。

(ps.最後她有說,大家可能會想西藏自助是不是很危險,事情上藏人都很純樸,危險的是漢人!在計程車上跟你說人民幣400元的司機,都是漢人 XD)

跟完王小姐的導覽,已經近14:00,就離開展場去租14:30定時導覽機 (活動前30分鐘開始租用,我們的時間竟然剛好)。
下午的導覽團真的非常多團,14:25還有士林區活動中心的一團出發,定時導覽有人險些跟錯,我有旁聽一下,導覽內容針對退休族,我不愛。

14:30的定時導覽也是導覽志工帶領,我們走過大半個展場,看到旁邊有高山銀行的企業導覽,我和老姊就不約而同的跳槽了。(跳槽理由就別問了,傷感情XD)

跟著高山銀行走過兩個展場,覺得也是普普…此時有一團剛走到一開始的展區,去旁聽一下…就趕快把老姊拉過來,導覽機頻道調到這個老師!
這位是吳文成老師,他常兼任導覽志工的老師,看來這次跟對人了!此時約15:50,我們已經看五個小時的展覽了。
後來跟著吳老師到18:00才散,他真的蠻厲害的,現任鹿野苑藝文學會執行長,因為在下木耳,一開始還聽成"陸委會"…(逃)

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
這是進門第一個作品,十一面分為五層,1+1+3+3+3,最上面是佛頭,象徵成佛。第二層是忿怒相,象徵可與邪惡對抗的慈悲力量,第二層到第五層象徵菩薩修行的十個層次。
中央雙掌合握的是摩尼寶,象徵眾生心願皆得滿足。
左上的蓮花象徵慈悲。
下面一點是金輪,象徵追求成佛永不退轉的菩提心。
左下是箭,與弓一起象徵智慧與破除邪惡。
右下寶瓶象徵長壽。
千手千眼象徵救助眾生法力無邊。

耳環、頸飾、胸飾等都以綠松石裝飾,因為西藏人認為綠松石是很少見的寶石,因此常用在佛像上。

吳老師還跟我們說,佛像是俯視眾生,所以可以蹲在觀音像前,感受一下觀音像的視線。

轉個彎是魔女仰臥圖
傳說西藏的大地之下橫臥著一位巨大的羅刹女,據《西藏王統記》記載,松贊干布王之時,尼泊爾王妃墀尊公主為了弘揚佛法,向文成公主詢問寺院修建的地點,文成公主占卜後,告訴墀尊公主,需要在羅刹女手腳之處建立十二座寺院,並用白羊馱土,將她心臟處的臥塘湖填平建寺,該處便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有從唐王朝和尼泊爾請來的釋迦牟尼像。另外,由於填湖時使用山羊馱土,這片土地也被稱之為「山羊之地」,山羊的讀音為「惹」,地的讀音為「薩」,拉薩即得名於此。

此件畫作即描繪了吐蕃王朝建立之初的這個傳說,仰臥的羅刹女頭朝東,腳朝西,位於中央的是大昭寺。十二座寺院遍佈於羅刹女的四肢、肩、肘、膝和臀部,從雅礱河谷的昌珠寺,到拉達克地區。根據傳說,這些遍佈西藏全域的佛教寺院都是松贊干布王為了鎮住羅刹女而建的。

從歷史上來說,佛教真正傳入西藏是在赤松德贊(754-796在位)時期。桑耶寺落成之時,六人受了具足戒,正式出家,這被認為是佛教在西藏傳承發展的開始。松贊干布時代,在佛教正式紮根西藏之前,西藏土著信仰盛行,在象徵土著信仰的羅刹女之上修建了佛教寺院,或許暗示著吐蕃王朝宗教與內政的一種傾向。(張雅靜)(文字取自官網)

旁邊是松贊干布像
松贊干布(Srong btsan sgam po,617-650在位),即漢文史籍中的「棄宗弄」,為西藏山南雅礱部落贊普(btsan po,藏語「國王」),其先後兼併了蘇毗、象雄、與吐谷渾,於青藏高原建立空前的統一政權-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先與尼泊爾聯姻,娶了墀尊(Khri btsun)公主,後又遣使至長安向唐太宗(627-649在位)請婚,唐太宗將文成公主(﹖-680)許配給他,西元641年,大相噶爾・東贊(mGor stong rtsan,?-667)護送文成公主進藏。尼泊爾與漢地均盛行佛教,墀尊與文成二公主吐蕃王朝宗教與內政的一種傾向。(張雅靜)

進藏時均攜帶了佛經、佛像,相傳松贊干布因此改信佛教,故其時代標示著佛教傳入西藏。因此,松贊干布與後來弘揚佛教的赤松德贊(Khri srong lde btsan,755-797在位)、赤祖德贊(Khri gtsug lde btsan,又稱「熱巴巾(Ral pa can)」,815-838在位),三者被尊稱為「祖孫三法王(chos rgyal mes dbon rnam gsum)」,且分別被視為觀音菩薩、文殊菩薩、與金剛手菩薩的化身。此尊金銅像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圓鼓的蒲團上。髮梳三辮,纏頭巾,身穿大翻領、寬袖衣袍,腳著靴子。衣袍束腰,翻領飾有以連珠圈繞的團龍紋。頭頂露出阿彌陀佛之佛頭,為典型松贊干布的造型,示其為觀音菩薩的化身(觀音在五方佛系統中屬蓮花部,此部的主尊為阿彌陀佛)。纏頭巾、穿大翻領、飾有團花的寬袖衣袍,為吐蕃贊普的裝扮,在敦煌莫高窟第158窟、159窟(約787-842)中可見;連珠紋在七至八世紀中亞地區非常流行;然七至八世紀連珠紋的中央多為對稱的禽鳥紋樣,連珠龍紋目前所知最早出現在遼代(907-1226)織品中。現存早期松贊干布塑像多為泥塑,歷來多次修復之故,致使年代難以判定;金銅製的吐番贊普像不常見,此尊以淺浮雕刻畫如刺繡之龍紋,又以純熟平滑的線條表現衣褶,展現了藝術家處理不同質感的高超技藝。由於像這樣衣紋的實例不多,且缺乏紀年作品,年代判定有其困難,或許是十三至十四世紀的作品。(鍾子寅)(文字取自官網)

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
此件作品為罕見的貝葉經寫本,共140葉。古代印度沒有紙張,通常將經典書寫在貝多羅(pattra)葉上,稱為「貝葉經」。其形狀為橫條形,書寫好後疊起,上下以木板夾住保護,稱為「梵筴裝」。
《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為早期大乘佛教經典,所謂般若(梵文prajñā)是指「智慧」之意,即覺悟的智慧,其核心為空性與慈悲;而所謂「八千頌」,是指其梵文詩頌調大約八千句的長度,是最早的《般若經》形式,大約出現於西元一世紀中葉;相對於後來不斷擴充達兩萬五千頌的《大品般若經》,八千頌版本被稱為《小品般若經》。而由於八千頌內容剛好為一函的分量,在印度、西藏等地常見信徒施財書寫《八千頌》。
本件上、下經板俱全,經板外側雕捲草紋,四周以蓮瓣圍繞,內側以帶飾分三段,分別繪諸尊群像。上經板中央部份主尊為般若佛母(《般若經》的尊格化),結跏趺坐,雙手結轉法輪印,兩肩肩花上有梵筴;左側部份主尊為綠色金剛手,右手當胸持金剛杵;右側部分主尊為紅色六臂觀音,主臂於胸前結轉法輪印,其餘手或持念珠、蓮花,或結與願印,這些尊像都有眷屬以對稱方式圍繞。下經板內側中央部份的主尊為佛陀,結跏趺坐,雙手結轉法輪印;左側部份的主尊為白色觀音,雙手結轉法輪印,左肩有白色蓮花;右側部分為黃色彌勒,冠上有佛塔,雙手同樣轉法輪印;觀音與彌勒腿上均綁著禪思帶,表示其在沉思。
內葉兩面書寫,文字一葉 7行。在第1葉背面(1b)、第2葉前面(2a)、第138葉背面(138b)、第139葉前面(139a)各繪3幅附圖,共計12幅。1b中央為佛陀,左右分別為觀音與彌勒;2a中央為般若佛母,左右分別為暨愚梨(Jāṅgulī,左手握蛇)與孔雀佛母(Mahāmāyūrī,持孔雀羽毛);138b中央為增祿佛母,左右分別為大眼(Locanā,白色)、Māmakī(藍色);139a從左至右為Paṇḍarā(紅色)、 Vajradhātvīśvarī(黃色)、與度母(綠色),後五者分別是五方佛的明妃(密法修行伴侶)。
根據最後一葉(139b)的跋文,此經是帕拉王朝Sūrapāla王在位第二年Agrahayana月第三日,由印度大班智達Śrī Aśoka施財所繪製的,據考證,此大約為11世紀後半。(鍾子寅) (文字取自官網)

吳老師有特地交代大家要仔細看,貝葉經寫本,將來應該不會有機會再見到了。
旁邊另外一本經,在書頁側面還有畫上蓮花,所以收書時不能疊錯頁。

綠度母像
綠度母身佩各種珠寶。雙腳屈左展右,右足踏在蓮花上表示隨時準備起身救度苦難眾生。修持綠度母法,能斷生死輪迴,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凡有所求,皆能滿願成就。(文字取自鹿野苑)

這張相片光線稍微不足,現場看那尊真的蠻漂亮的,背後光圈上面的佛像也很漂亮(光圈少一塊就別追究了,反正不是你打破的)。
這尊綠度母的雙手掌心、腳掌心都有花紋,可以細看。

綠度母就有明顯的女性性徵,不像觀音像是中性,就算上半身赤坦也不會有性徵,綠度母就很明確的表示她是女性。

白度母像
有綠度母自然就有白度母,她有三隻眼睛 (用途我忘了…逃)

時輪金剛雙身像
這尊時輪金剛髮髻高挽,戴著大而華麗的寶冠,四面三眼二十四臂。時輪金剛抱擁四面八臂兩足的明妃,主臂左手持金剛鈴,右手持金剛杵,其他各臂分別持斧、弓、箭、?索等,佩戴頸飾、胸飾、腕釧、臂釧、足釧,首飾上鑲嵌寶石,右腿展開,左腿彎曲,腳踏象徵著煩惱與邪惡的形象。明妃披戴華麗的裝飾物,抱擁主尊的兩手持金剛鉞與缽。在藏傳佛教中,通常雙身像中的男性象徵著慈悲方便,女性象徵著般若智慧,雙方的和合所代表的是慈悲方便與般若智慧合二為一的證悟與解脫。(文字取自鹿野苑)

腳踏象徵煩惱與邪惡的形象,中央試圖拉出被踩的人,是他們的妻子,試圖救出他們,但當然是途勞無功。

八瓣蓮花曼荼羅
這尊很漂亮!現場看只有金碧輝煌能形容,這張光線比較充足一點。

「八瓣蓮花曼荼羅」是明成祖永樂皇帝賜給西藏的作品;最特別之處是,蓮花可以開啟、閉合,中間有佛父、佛母像,分別象徵慈悲與智慧,如同精美的立體曼荼羅(象徵宇宙真實性所做的圓融有序的布置),花心有「大明永樂年施」銘款,充分展現明代宮廷的工藝之美。(文字取自新聞)

因為是明成祖做的,所以要多華麗有多華麗這樣,八瓣蓮花內側和外側都有佛像,頂蓋上有「喜金剛」的字樣。

彌勒菩薩立像
來自布達拉宮的「鎏金銅彌勒菩薩像」身高165公分,與真人無異。菩薩面容秀麗,慈眉善目,含露微笑,富有女性高貴氣質。身上配飾華麗珠寶瓔珞,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持龍華樹上有水瓶。神情雍容華貴,身姿呈(S形)的動感曲線美立於蓮台上。(文字取自鹿野苑)

此尊彌勒菩薩尺寸巨大,工藝精美,是個非常罕見的精品。以優雅的三折姿站於蓮花座上,右手舉於胸前施無畏印,左手於腰際執花莖,此為龍華樹花,沿著手臂上攀於左肩處綻放;花上置一淨瓶,為彌勒菩薩重要持物之一。彌勒頂束高髻,髻頂飾有火焰寶珠;頭戴五葉冠,冠中飾化佛,而非彌勒冠上典型的佛塔,寶冠兩側繒帶以對稱方式上揚;耳戴大耳環,長髮披於兩肩。身上的裝飾更是繁複:上身裸露,胸前掛或短或長的項鍊,墜飾刻畫仔細,或鑲嵌了綠松石等寶石,項鍊下方還斜披一條薄條帛,細刻團花並鑲嵌銀與紅銅,表現織品花紋與色澤;腰部以下穿長窄裙,以裝飾華麗的腰帶繫住,窄裙有條狀帶飾左右對稱,細部表現亦鑲嵌銀與紅銅,刻團花與動物,更為自由、色彩斑斕;腰帶中央還有一獸面,吐出長鍊墜飾。因為長期供奉,臉部、寶冠、耳環、上身、淨瓶等都被塗上泥金並重新彩繪五官,頭髮與龍華樹花則塗上藍色顏料。此尊雕像的風格特徵如額頭水滴狀的白毫、細尖鼻子、瓔珞等裝飾的結組關係、個別瓔珞鑿刻、薄寬帶、手掌心的蓮花紋、及蓮座等,皆與東北印度十一至十二世紀帕拉王朝(Pāla dynasty,約750-十二世紀末)晚期的作品相符。帕拉王朝統治東北印度(今孟加拉及印度比哈爾〔Bihār〕邦)的王朝,歷代國王均尊崇密教,既重建那爛陀(Nalānda)寺,又於其北新建超岩(Vikramalaśila)寺,使帕拉王朝成為當時佛法中心,以宏揚金剛乘(Vajrayāna)為主。金剛乘中有名的大成就者,多出於帕拉王朝;那若巴(Naropa,956-1040)、阿底峽等,也都曾任那爛陀寺或超岩寺座主。十二世紀末,回教徒相繼攻滅帕拉以及繼之而起的西那(Sena dynasty,1095-1230)王朝,佛教便在母國印度没落。在這樣的氛圍下,帕拉藝術自然為西藏後弘期初最重要的外來風格之一。藉由諸多紀年作品的研究,帕拉王朝雕刻目前已有較為清晰的藝術史編年,其金銅像多見小件,大尺寸者僅見於石雕;再者,鑲嵌綠松石在帕拉作品中並不常見。由於帕拉當時工匠技藝純熟,西藏寺院時常向帕拉訂製藝術品,或請帕拉工匠至西藏創作。此尊或許是帕拉工匠在西藏,或者為了西藏贊助者的品味而製作的。(鍾子寅)(文字取自官網)

這尊立像吳老師也有特別叮嚀很難得,要我們好好看。西藏的菩薩常有S形動感曲線美,後來受中原影響,才變成四平八穩的樣子。

宗喀巴像
當時西藏有七戶人家供養一位僧人的習俗,造成有些僧人好吃懶做,宗喀巴就提倡黃教,要求僧人努力精進,不要只是會向人民拿錢。
宗喀巴很早就離家學習,老媽媽寫信給他,附上白頭髮說媽媽也剩沒幾年,希望宗喀巴能回家看看,宗喀巴當然沒有回家,附上菩堤樹種子告訴媽媽,將種子種下,將來見菩堤樹如見我。

菩堤樹種子種下後,民眾就在週圍建一座寺廟。現今該寺中央仍有一棵菩堤,只是已非當年種下的那棵了。

[這裡王小姐和吳老師說法略有不同,我只取我比較能接受的片段]

空行母像
空行母的內涵較為廣泛,密乘中的女性護法,雙身佛中的女尊,都可以稱為空行母。在西藏一些大師傳記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受空行母開示的段落,或者提到某些聖地的女性為空行母的記載,這裏的空行母其實是對女性密乘修習者的尊稱。
造像中最為常見的空行母形象,一種是呈舞蹈姿態,一手持鉞刀,一手托骷髏碗於胸前。還有一種正如這尊造像,左腿彎曲,右腿展開的姿勢站立,頭與胸呈扭轉的動勢,左手持盛滿血的骷髏碗置於面前,右手持鉞刀下垂。這種空行母像也叫那若空行母,那若,即智慧之義。
這尊空行母從形體到色彩,製作都非常考究。一面三眼,兩臂兩足。面部塗金,眉眼與口都用彩色描繪。寶冠上裝飾有五骷髏,兩旁的帛帶盤捲飄舞。脖頸上佩戴有骷髏頭穿成的項圈,垂掛至膝前。左臂上懸掛著綠松石裝飾的鈴鐺,左手於面部前方持骷髏碗,噶章嘎杖靠在左面肩部,頂部以金剛杵、人頭、骷髏、寶瓶和羯磨杵裝飾。空行母頸部和腰部滿布著鬘網形裝飾物,並以綠松石鑲嵌。垂下的部分呈現向一側稍稍飄揚的動勢,既顯示了珠鏈的柔軟,又襯托了人物的動感。是西藏造像中難得的精品。(張雅靜)(文字取自官網)

骷髏碗即嘎巴拉碗,底下會介紹。

大白傘蓋佛母像
大白傘蓋佛母是將護佑國土並使人民免受種種災厄的《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佛格化而形成的,祂的信仰在西藏廣泛流傳。由於陀羅尼一詞的梵文為女性名詞,因此作為陀羅尼化身的白傘蓋佛母也作女相。白傘蓋佛母圖像多樣,有一面兩臂、三面六臂、三面八臂、或是千面千手千足的姿態。
這尊佛母像為千面千手千足,女神右手持法輪,左手持帶有長柄的傘蓋。三面中左右兩面為寂靜相,正面皺眉瞋目張口,為忿怒相。佛母頭上戴有寶冠,寶冠上面有無數面,一層一層重疊,形似上小下大的尖帽。千手中的主臂兩手按照正常的比例鑄造,其他手臂細小,以圖案化的方式排列於身體兩側。兩腿分開站立,前後排列多層,來表現其千足的形象,腳下踏著的魔眾也分為多層。這種不同尋常的圖像,是為了強調大白傘蓋佛母的威力。祂經常是被安置於寺院入口處或是作為個人的守護尊起著驅魔的作用,因此在藏區和藏外都被廣泛信仰。在敦煌莫高窟和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均發現大量的此像根本依據—《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的藏文寫本。在元代,皇室接受八思巴的建議,在寶座的後面豎起白色傘蓋,並且定期舉行與白傘蓋佛母有關的法事。(張雅靜)(文字取自官網)

佛母手上那一根,就是傘蓋,希望在傘蓋下的人都能獲得救贖。

不動明王唐卡
依據《大日經》,不動明王是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為五大明王之首,《大日經疏》卷五提及,此尊「坐盤石座,呈童子形……右手持利劍,左手持羂索,作斷煩惱之姿。」西藏流行的不動明王與《大日經》系統有所差異,其主要經典為《白文殊續》(Siddhaikavira Tantra)等,屬四續中的事續(Kriya Tantra),傳承主要有展立與蹲跪兩種,其共同特徵為青色、赤紅怒髮,以齒囓唇,右手高舉表示斬除障礙的智慧寶劍,左手於胸前作期剋印並持羂索,以威嚇和鈎縛惡魔。不動明王為噶當(bKa’ gdams)派最重視的本尊之一,薩迦(Sa skya)派索南孜摩(bSod names rtse mo,1142-1182)也很重視。
畫幅中央緙織一尊蹲跪姿不動明王,頭冠中央有阿閦佛,腳板向上舉,背後為半圓形火燄背光,四周則為色彩繽紛的渦形纏枝蓮紋。畫幅四角各有方框:左上為為薩千・貢嘎寧波(Sa chen Kun dga’ snying po,1092-1158,薩迦五祖之一);右上為索南孜摩(薩迦五祖之二);左下三面六臂女尊,推測為妙音天女;右下三面八臂女尊為摩利支天。畫幅的上下各有一排尊像。上方為五方佛;下方從左至右為:寶帳怙主、四臂觀音、綠度母、佛頂尊勝佛母、吉祥天女。在五方佛底下、貢嘎寧波與索南孜摩間,有一橫條黑底方框,書寫金色藏文咒語,分別為身語意咒、觀音咒、不動明王咒、度母咒、頂髻佛母咒;在下方五尊像之下,還有一黑底方框題記,說明此作品為「來自藏東的 Cang brTson ‘grus grags」贈與「令人敬畏的來自昆(mKhon)家族的札巴堅贊(Grags pa rgyal mtshan,1147-1216)」的。札巴堅贊是貢嘎寧波三子、索南孜摩之弟,為薩迦五祖之第三祖,主持薩迦寺57年,著作豐富,對薩迦派發展貢獻很大。
畫幅以金色織錦裝襯,上、下各以梵文蘭札體書寫觀音六字咒「唵!嘛呢吧咪吽」,整體保存完好,鮮豔如新,非常難得。(鍾子寅) (文字取自官網)

王小姐說,「緙絲」是非常難的技藝!縱軸的線布好之後,編輯橫軸時,每換一次顏色就要打一次結,一條橫軸假如換16次顏色,就要換16次線打16次結,所以緙絲背後都是滿滿的繩結。

噶當塔
佛塔梵文稱Stūpa,音譯為窣堵波,藏文稱「mChod rten」。傳說釋尊入滅火化後,八個信佛的國王分舍利於八處建了這種佛塔,開始有了佛塔崇拜。由於佛塔存放釋尊舍利而存在,代表著釋尊的「涅槃」,因此也被視為「法身」的象徵。
噶當塔為窣堵婆(stūpa)的一種,其以鈴鐺狀覆鉢為特色,相傳此種塔為十一世紀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入藏時所傳入,因流行於阿底峽弟子仲敦巴(’Brom stom pa,1005-1064)所創立的噶當(bKa’ gdams)派寺院,故俗稱「噶當塔」。
此兩件大型噶當塔僅尺寸、細節稍有不同:鈴鐺狀覆鉢下圍繞著仰、覆蓮瓣,上下各以一圈連珠文裝飾;覆鉢中央有兩圈弦紋,此亦為噶當塔之重要特徵;覆鉢上方的方形塔剎為多折角式,上方雕飾了一圈摩尼寶珠;再上為圓錐狀十三層相輪、垂飾瓔珞的華蓋、兩側彎曲飄帶的蓮花苞、仰月、日輪;最上又是一顆摩尼寶珠。相較於後來發展的八大佛塔,噶當塔比例顯得沉穩。
值得注意的是,噶當塔還出現在扎塘(Grwa thang)寺大殿壁畫(十一世紀末)中,扎塘寺初建時原為寧瑪派寺院(十五世紀初改宗薩迦派),扎塘寺壁畫出現,說明噶當塔並非噶當派寺院所專用。(鍾子寅) (文字取自官網)

吳老師說,為什麼要建塔?因為希望見到塔的人、聽到塔聲音的人、甚至是回憶起見過塔記憶的人,都能離苦得樂。

嘎巴拉碗
嘎巴拉為梵語kapāla之音譯,意思為「護樂」,象徵大悲與空性;藏語稱thod khrag,意為「髑髏」,即「頭蓋骨」。多以福慧雙修的高僧的頭蓋骨製成的碗狀物,通稱為「顱器」,乃源自於苯教的天葬儀式。西藏僧侶常在灌頂後飲用嘎巴拉內盛的甘露,以洗滌身心所造的罪業,忿怒相的護法、空行、本尊等常持此器。
此件華麗的嘎巴拉碗由碗蓋、碗體、碗托組成,碗蓋為銅鎏金,橢圓形,有金剛杵把手,蓋上刻捲草紋、八吉祥紋、與蓮瓣,並鑲嵌綠松石等為花飾,外緣再各鑲一圈綠松石與珍珠;碗體即頭蓋骨,外側淺雕日、月、與藏文六字真言等;碗托亦銅鎏金,在三角台上立三角形支架,各刻有一顆剛被斬下的頭顱,通體鏤雕捲草紋。(鍾子寅) (文字取自官網)

嘎巴拉碗在很多忿怒相的護法手上都有,碗裡也通常會刻有血水。

九鈷金剛杵
金剛杵和金剛鈴是密教修法中最常用的法器之一,它們常常成組使用,同時這兩件法器也是金剛薩埵與金剛持的持物。通常修行者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搖金剛鈴,使之發出悅耳的聲響,象徵著般若與方便雙運。
金剛杵原本是古代印度的一種武器,它堅不可摧,因此也被密教用來作為破除心中煩惱的象徵。隨著時代的更迭,原本作為武器的金剛杵逐漸成為一種象徵,製作也越來越具有裝飾性。金剛鈴的上方也裝飾有金剛杵,在修法之時搖動,令諸尊歡喜。金剛杵有多種樣式,如獨鈷杵、三鈷杵、五鈷杵、七鈷杵、九鈷杵等多種。
這件作品是金剛九鈷杵與帶有金剛九鈷杵的金剛鈴。這兩件法器上鑲嵌著綠松石和各色寶石,工藝精巧。(張雅靜) (文字取自官網)

金剛杵我很認真的數了上面有幾鈷,怎麼數都只有八個!結果是中心那根也要算進去,才是九鈷。
金剛鈴下方有一圈刻印,就是一圈金剛杵。

四部醫典唐卡-醫理樹喻圖
此幅是《四部醫典》八十幅唐卡掛圖組之第四幅,根據《四部醫典.總則部》第五章〈治療〉的內容所繪製。藏醫認為人體存在三大要素,第一為「隆」(rlung),相當於中醫的氣、風,主管呼吸、血液循環、分解食物、大小排便等;第二為「赤巴(mkhris pa),相當於中醫的膽、火,主管熱能、促消化,使人知飢渴、有膽量與氣色;第三為「帕剛」(bad kan),相當於中醫的津、涎,增加胃液使消化吸收,保持水份、調節胖瘦等。如果三者失調,即會引起疾病。
本幅以樹木比喻,將治療方法分為「飲食」、「起居」、「藥物」、「外治」四幹;並以顏色分枝,藍色與「隆」相關,黃色與「赤巴」相關,白色與「帕剛」相關;每個葉片則代表一種飲料、食物、藥物,或醫治的方法。
此幅是〈總則部〉最後一幅,因此還畫了藥師佛意化身(此部由此化身講述)返回藥師佛心中。畫幅右下角結跏趺坐、手持藥鉢的坐佛即為藥師佛。畫幅上方一排畫文殊、觀音、普賢,以及耆婆(Jīvaka)、龍樹(Nāgārjuna)、馬鳴(Aśvaghoṣa)等古代名醫。(鍾子寅)(文字取自官網)

王小姐說,這個樹狀圖,就是有什麼病,就從樹根指到葉片,曉得如何飲食、起居、用藥、外治。
但西藏人很聽天由命,以前產婦生產時是沒有人幫忙接生的,若母子均安就慶祝新生命誕生,若出了點差錯…就哀悼母子可能上輩子有作什麼業,這一世才要受這種苦。
簡單講就是治的好就治,治不好(或太難治)就放給他去。因此台灣有大學和藏醫交流,希望教授一些西方醫療的觀念,讓藏醫能提高西藏小孩的存活率。

四部醫典唐卡-中毒關聯圖
此幅是《四部醫典》八十幅唐卡掛圖組之第五十三幅,根據《四部醫典・秘訣部》第八十七至八十九章的內容所繪製。畫幅上半部繪毒物的來歷,此部份依據印度神話,描寫諸神為尋求長生不老藥,以巨蛇拉動須彌山攪拌乳香海,天馬、日月、如意寶瓶、酒神等紛紛湧出,最終毒神出現,將眾神薰倒,梵天遂念誦咒語使毒神解體。
畫幅的下半部分為四列,第一列畫解體的毒神滲入各種植物、礦物、動物之中。第二列畫毒物滲入地下,污染各式食材,最左側還描繪了因為毒侵擾的病人,第三列畫食物中毒的原因,第四列則描繪數種天然的毒物。(鍾子寅) (文字取自官網)

王小姐說,這個關聯圖漢人最感興趣的,應該是毒物第一排左數第5個。

是兩尾魚。

西藏不靠海,只有幾個內陸湖有魚,而且魚沒有鱗。西藏人認為有毒不吃,吃魚的都是漢人。



其實王郁芳小姐和吳文成老師都講解很多,只是記憶力不好沒記得什麼。(王小姐有時詢問眾人剛剛講過什麼,有人答對她就很驚喜XD)
這兩位的導覽,讓我有跟對老師的感覺。

離開故宮已經18:10了,免費接駁車沒了只好等付費公車,坐到小北街下車,去吃原藥局的涼麵,吃完老姊說變沒那麼好吃了,我說上次來就覺得普普,不用特地跑來。
這個月已經把那邊兩間涼麵都吃過,一間原藥局、一間青草茶隔壁,結論是兩間都普普。

走出來時路過原上海生煎包,人龍不算少…果然歷久不衰,這間10元煎包,比台北火車站12元煎包還好吃。

走到陽明戲院前老姊要買蜜汁雞排,要排10個人…算了。

帶老姊來有人推薦的蚵仔煎505號店,這間果然好吃,但位子沒有說很好,所以客人不多。中央通道的蚵仔煎不好吃卻人多,中央通道左轉進來四五攤的505號店卻沒什麼人,所謂劣幣逐良幣是也…

在士林夜市末尾的兩間好店,一間韓國飯捲…收的乾乾淨淨不知去向,一間日式麻糬也搬了,對面水果攤老闆說搬去台北市永康街4巷16號,下次去永康街吃樂麵屋時,要記得連麻糬一起攻略!(後來發現新址今年8月8號才開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