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後慈湖賞楓→14:10角板山賞梅→大溪老街
事先在網路上預訂了10:20的後慈湖導覽,怕遲到提早30分鐘,9:50就到達,結果要10:15才能開始報到買票,10:35接駁車出發。

購買的門票,全票$100,桃園縣民半價,阿妞和翠都是半價票。
開了一小段路,在百吉隧道前放乘客下車。

百吉隧道,全長435公尺,這是之後才新建的隧道。

北橫百吉隧道,這是舊百吉隧道,僅容單向通行,故新建新隧道。
從這裡爬上人行陸橋跨越隧道上方,進入百吉林蔭步道。

這種樹結果是在樹幹上。
百吉林蔭步道約1.8km,並非管制區,有很多遊客把車停在此地,路上也有不少攤販。

11:05 走到後慈湖南管制門,之後就是管制區了,這裡要驗票入場。

步道上行走時,導覽員指著旁邊的小路,當初蔣介石先生是走這種小路,上面的柏油路是後來才有的。

終於有比較紅的楓葉了。

終於有比較紅的楓葉了。

終於有比較紅的楓葉了,只是真的很高。

11:20 花15分鐘走到憲兵操場所在地,再往前就是後慈湖畔了。

九芎樹,這種樹又被稱為猴不爬,表示樹幹光溜平滑,猴子都會滑下來。

這塊地看起來好平啊。

原來是人工溼地啊!仿效自然淨化系統的溼地。

人工溼地的介紹。

沙濾池,後慈湖的湖水經過一道道細砂過濾後,就成為生活用水的來源。
沙濾池旁邊是員工停車場,一號到五號辦公室的職員,都要把車停在此處,步行去上班。

第一次看到後慈湖!
後慈湖原是築堤攔水而成的灌溉埤塘,民間相傳此處風景秀麗,地理形勢特殊,為龍脈經過之處,故舊名為「龍過脈埤」。
以前有定期放水清淤,據說湖中大魚有重達兩百斤者。
導覽員說看我們能不能見到1公尺以上的魚影,哪那麼容易看到啊。

湖對面樹上的蜂巢,真的很大個。

再往前有一處展望台,此處風景不錯。
春天有樟樹、夏季有華八仙、秋季楓紅、冬季梅花、桃花、山櫻花。

展望台風景不錯。

「眼」「線」
呈新月形的後慈湖,在此腰眼處有最寬的水域,往南或往東的視野最遼闊。對面的小山丘倒映在水面上,形成眼眸一般的水域。

這是「眼」「線」實景,請和解說牌上的示意圖對照。

腰眼往右側拍照。

腰眼往左側拍照。

竹筏,蔣介石先生常乘坐竹筏遊大漢溪,被暱稱為海軍一號。

後慈湖的石碑。

後慈湖一景。

後慈湖和梅花合影。

人工浮島,讓鳥類有棲息之地。

對岸的楓葉。
沿湖畔步道走到一半,就要轉而向上了,因為再往前是北管制門、打鐵寮古道,不在今日行程內。

先到達五號辦公室,後慈湖遊客服務中心,有園內簡介和附近景點模型,這是舊百吉隧道的模型。
四號辦公室是後慈湖生態展示館,有紅外線攝影機現場直播,觀賞戰備隧道中的蝙蝠,一進門還有上百個問題供民眾翻牌解答,但我們沒時間看。

三號辦公室是五十年代風華館,重現民國50年代慈湖行館的室內氛圍。這是餐廳。

當年的餐桌。

蔣家專用家徽餐具。

客廳的擺設。

書桌,桌上有磁石式電話機,手搖式電話,桌上的碗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是放假牙啊。

床上閱讀桌。

床。

籐編轎子,平時兩人抬起,旁邊另有兩人隨時輪替。
二號辦公室是咖啡廳,讓大家休息一下歇腳,櫃台的小姐很年輕,而且很熱情會陪客人聊天。

一號辦公室是歷史展示館,我最有興趣就是黑貓中隊。
這是黑貓中隊隊徽海報,由隊員陳懷生設計,黑貓的頭像,代表U2偵察機像黑貓似的靈敏與出入無常,兩只金色的眼睛代表著照相機的高空偵照。

黑貓中隊1962~1978年間共有14架與10人殉職,蔣經國先生曾撰文追悼飛官陳懷生,我們這一代的人還記得陳懷生是誰,因為大家都讀過那篇文章。

戰備隧道外觀,水泥屏障可抵禦砲擊,入口也有厚重的防爆鐵門。
導覽的最後,就以衛兵交接做結束。



空軍儀隊的衣服比較好看。
看完儀隊表演,人潮湧入陵寢參觀,雖然在外面吵吵鬧鬧,但經過陵寢前方還是會肅靜一下,大家還蠻有禮貌的。

離開時拍黑天鵝。

牠是左腳有識別環,所以是公的!男左女右這樣。

湖邊的紅葉。

另外還有四隻白天鵝。

湖畔一景。

比較紅的楓葉。

在停車場拍攝楓葉,這已經是比較紅的了。
我們10:35坐車進去,出來已經13:35了,逛了整整三個小時。

經過約30分鐘車程,抵達角板山。
走到商店街末尾的公園後,往右繞進公園,不要往前走找不到路。
在公園買一包水蜜桃乾,試吃時不覺得,買回來吃整顆就覺得好鹹,下次要小心。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有蜜蜂在採蜜。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逛了約40分鐘,又回到商店街上了,阿妞帶我們往大溪老街移動,目標是現煮滷味。

目標是這家,老阿伯第二代現滷豆干。綜合的每包$100,但沒有海帶、黃金蛋,要的話得單點。

15:50 剛抵達時,人龍有這麼長啊,還好消化速度算快,約15分鐘就買到了。

正在滾的現煮滷味。
滷味是還不錯吃啦,下次來可以再買,吃完時店面的排隊人潮有稍減,但外面公園旁攤位的人龍更長了。

大溪公園的風景。

大溪公園的風景。

新搭建的石橋,遊客多把車停對面,步行過來。

大溪公園的風景。

大溪公園的風景。

石橋的夕照。
太陽西下就回家囉。這是今天的戰利品。

俄羅斯軟糖,說是蔣方良女士請白俄羅斯人做的,思鄉時可以解饞。

俄羅斯軟糖,食用方式:常溫解凍20-30分。
稍微退冰後再吃,有點軟中帶Q的感覺。
今天沒看到多少楓葉,倒是看到角板山盛開梅花,也還算有收穫囉。
事先在網路上預訂了10:20的後慈湖導覽,怕遲到提早30分鐘,9:50就到達,結果要10:15才能開始報到買票,10:35接駁車出發。

購買的門票,全票$100,桃園縣民半價,阿妞和翠都是半價票。
開了一小段路,在百吉隧道前放乘客下車。

百吉隧道,全長435公尺,這是之後才新建的隧道。

北橫百吉隧道,這是舊百吉隧道,僅容單向通行,故新建新隧道。
從這裡爬上人行陸橋跨越隧道上方,進入百吉林蔭步道。

這種樹結果是在樹幹上。
百吉林蔭步道約1.8km,並非管制區,有很多遊客把車停在此地,路上也有不少攤販。

11:05 走到後慈湖南管制門,之後就是管制區了,這裡要驗票入場。

步道上行走時,導覽員指著旁邊的小路,當初蔣介石先生是走這種小路,上面的柏油路是後來才有的。

終於有比較紅的楓葉了。

終於有比較紅的楓葉了。

終於有比較紅的楓葉了,只是真的很高。

11:20 花15分鐘走到憲兵操場所在地,再往前就是後慈湖畔了。

九芎樹,這種樹又被稱為猴不爬,表示樹幹光溜平滑,猴子都會滑下來。

這塊地看起來好平啊。

原來是人工溼地啊!仿效自然淨化系統的溼地。

人工溼地的介紹。

沙濾池,後慈湖的湖水經過一道道細砂過濾後,就成為生活用水的來源。
沙濾池旁邊是員工停車場,一號到五號辦公室的職員,都要把車停在此處,步行去上班。

第一次看到後慈湖!
後慈湖原是築堤攔水而成的灌溉埤塘,民間相傳此處風景秀麗,地理形勢特殊,為龍脈經過之處,故舊名為「龍過脈埤」。
以前有定期放水清淤,據說湖中大魚有重達兩百斤者。
導覽員說看我們能不能見到1公尺以上的魚影,哪那麼容易看到啊。

湖對面樹上的蜂巢,真的很大個。

再往前有一處展望台,此處風景不錯。
春天有樟樹、夏季有華八仙、秋季楓紅、冬季梅花、桃花、山櫻花。

展望台風景不錯。

「眼」「線」
呈新月形的後慈湖,在此腰眼處有最寬的水域,往南或往東的視野最遼闊。對面的小山丘倒映在水面上,形成眼眸一般的水域。

這是「眼」「線」實景,請和解說牌上的示意圖對照。

腰眼往右側拍照。

腰眼往左側拍照。

竹筏,蔣介石先生常乘坐竹筏遊大漢溪,被暱稱為海軍一號。

後慈湖的石碑。

後慈湖一景。

後慈湖和梅花合影。

人工浮島,讓鳥類有棲息之地。

對岸的楓葉。
沿湖畔步道走到一半,就要轉而向上了,因為再往前是北管制門、打鐵寮古道,不在今日行程內。

先到達五號辦公室,後慈湖遊客服務中心,有園內簡介和附近景點模型,這是舊百吉隧道的模型。
四號辦公室是後慈湖生態展示館,有紅外線攝影機現場直播,觀賞戰備隧道中的蝙蝠,一進門還有上百個問題供民眾翻牌解答,但我們沒時間看。

三號辦公室是五十年代風華館,重現民國50年代慈湖行館的室內氛圍。這是餐廳。

當年的餐桌。

蔣家專用家徽餐具。

客廳的擺設。

書桌,桌上有磁石式電話機,手搖式電話,桌上的碗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是放假牙啊。

床上閱讀桌。

床。

籐編轎子,平時兩人抬起,旁邊另有兩人隨時輪替。
二號辦公室是咖啡廳,讓大家休息一下歇腳,櫃台的小姐很年輕,而且很熱情會陪客人聊天。

一號辦公室是歷史展示館,我最有興趣就是黑貓中隊。
這是黑貓中隊隊徽海報,由隊員陳懷生設計,黑貓的頭像,代表U2偵察機像黑貓似的靈敏與出入無常,兩只金色的眼睛代表著照相機的高空偵照。

黑貓中隊1962~1978年間共有14架與10人殉職,蔣經國先生曾撰文追悼飛官陳懷生,我們這一代的人還記得陳懷生是誰,因為大家都讀過那篇文章。

戰備隧道外觀,水泥屏障可抵禦砲擊,入口也有厚重的防爆鐵門。
導覽的最後,就以衛兵交接做結束。



空軍儀隊的衣服比較好看。
看完儀隊表演,人潮湧入陵寢參觀,雖然在外面吵吵鬧鬧,但經過陵寢前方還是會肅靜一下,大家還蠻有禮貌的。

離開時拍黑天鵝。

牠是左腳有識別環,所以是公的!男左女右這樣。

湖邊的紅葉。

另外還有四隻白天鵝。

湖畔一景。

比較紅的楓葉。

在停車場拍攝楓葉,這已經是比較紅的了。
我們10:35坐車進去,出來已經13:35了,逛了整整三個小時。

經過約30分鐘車程,抵達角板山。
走到商店街末尾的公園後,往右繞進公園,不要往前走找不到路。
在公園買一包水蜜桃乾,試吃時不覺得,買回來吃整顆就覺得好鹹,下次要小心。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有蜜蜂在採蜜。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角板山梅花。
逛了約40分鐘,又回到商店街上了,阿妞帶我們往大溪老街移動,目標是現煮滷味。

目標是這家,老阿伯第二代現滷豆干。綜合的每包$100,但沒有海帶、黃金蛋,要的話得單點。

15:50 剛抵達時,人龍有這麼長啊,還好消化速度算快,約15分鐘就買到了。

正在滾的現煮滷味。
滷味是還不錯吃啦,下次來可以再買,吃完時店面的排隊人潮有稍減,但外面公園旁攤位的人龍更長了。

大溪公園的風景。

大溪公園的風景。

新搭建的石橋,遊客多把車停對面,步行過來。

大溪公園的風景。

大溪公園的風景。

石橋的夕照。
太陽西下就回家囉。這是今天的戰利品。

俄羅斯軟糖,說是蔣方良女士請白俄羅斯人做的,思鄉時可以解饞。

俄羅斯軟糖,食用方式:常溫解凍20-30分。
稍微退冰後再吃,有點軟中帶Q的感覺。
今天沒看到多少楓葉,倒是看到角板山盛開梅花,也還算有收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