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說日本交流協會有個「日本動漫人物紀事展」,就在它結束前趕快來看看囉。
先在中正紀念堂3展廳,之後要移師高雄夢時代。
進門就有一隻大大的皮卡丘跟大家打招呼。
開始看展,就看到好多PVC,我沒有全部都拍,只拍比較有興趣的,附帶一提這些作品我全部沒看,認的出來的作品也沒幾個 @@
DOA。
天上天下。
凜。
零。
後面有佈置一個房間,展示充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動漫週邊商品。
床上有好幾個HelloKitty的週邊。
地上有大包包,桌上有小包包/髮圈/梳子/手機/皮夾...
這邊還有好幾個等身作品,超大隻的HelloKitty!
皮卡丘,這個也是等身嗎?
綾波零,這尊做的很不錯。
再來近拍一張,質感真的不錯。
1950~1960年代,1952年原子小金剛問世,之後的動畫創下40%的最高收視率,在2009年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
我只認得原子小金剛、忍者亂太郎、鹹蛋超人。
1970年代動漫人物文化極為興盛,「Hello Kitty」、「機動戰士鋼彈」,至今仍保持高人氣。此時「動漫展」的舉辦,漫畫專門雜誌的創刊,「御宅族」的基礎在這這個時期形成了。
我認得無嘴貓、銀河鉄道999、無敵鐵金剛。
前幾週才看完銀河鉄道999,因此給梅德爾來張特寫。
1980年代以後,之前以電視和漫畫為中心的動漫人物文化開始真正的多元化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家庭遊戲機的問世。
我認得知名度最高的無耳貓:Doraemon!哆啦A夢在台灣算是跨世代的共同回憶,主題曲幾乎人人都聽過。
機動戰士鋼彈應該在1980年代,另外小叮噹單行本發行是在1974年,應該歸類在1970年代才對,策展的人似乎有點弄錯。
1990年代就是泡沬經濟所象徵的寒冬時代。發生了「阪神大地震」、「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也出現了「援助交際」、「繭居族」等社會現象。此時也是家用遊戲機盛行的時代,如PlayStation。「新世紀福音戰士」也成了一種社會化的現象。90年代更是「御宅族」文化的成型時代。
我認得EVA、小丸子、趴趴熊。
初號機舉手握拳是什麼意思,打贏使徒的勝利姿態嗎 =_=
200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要屬1996年任天堂推出第一款Game Boy遊戲「神奇寶貝」了。除了掌機,還有動畫、電影、卡片遊戲、週邊商品等等,可說是代表日本動漫人物文化之集大成作品,估算「神奇寶貝」的市場規模已達3兆日元。
我認得皮卡丘(皮卡~)、Keroro軍曹(gerogero...)、涼宮春日(阿虛!)。
旁邊有播放一些美式動畫,沒興趣就晃過去了,出口處有貼些海報,表示動漫週邊融入日常生活,旁邊還有一處塗鴨區,可以讓大家任意作畫。
展場沒有很大,我走馬看花式的繞了15分鐘就出來了。
- Dec 04 Sat 2010 23:59
991204日本動漫人物紀事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