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飯時,我在博客來看這本書的書摘,這本書是之前經濟日報就有推薦過,因此上網找來看,覺得內容還蠻不錯的,等手上借來的書看完可以去買,現在新絲路75折,而且便利商店取貨不限金額免運費喔。今晚國家音樂廳將演奏一場你期盼已久的音樂會,票價很高,一張需要3,000元,不過你早已決定去觀賞,並且在幾天前就已經買了票。吃過晚餐,你興致沖沖地準備出門,卻發現門票不見了,心想一定是在路上不小心弄丟了。焦急的你要想聽這場音樂會只能再重新掏一次腰包,你心裡正在掙扎,該不該跑到國家音樂廳再花3,000元買一張門票聽這場音樂會?請勾出你的決定:

 □買               □不買

同樣是一場你夢寐以求的音樂會,你打算去聽,票價依然是3,000元。但是這次你沒有提前買票,打算直接到國家音樂廳再買。剛要從家裡出發的時候,你發現你把剛剛買的一張價值3,000元的SOGO禮券給弄丟了。這個時候,你還會不會花3,000元去買這場音樂會的門票呢?請勾出你的決定:

 □買               □不買

第二個問題看完時我大笑,因為我清楚他想問什麼。而且我的答案和大多數人一樣,這的確是個相當有趣的問題,因為一般人不願意重覆花錢買門票,但搞丟SOGO禮券則會被視為獨立事件,但事實上損失是一樣的。

日後回憶起此事,一樣會對朋友說起「我為了去聽這場音樂會花了六千元,因為我還弄丟一張SOGO禮券」,但事先買票與否卻根本的決定有沒有機會聽到音樂會。


實驗證明,大多數人在第一種情況下都會選擇不再去國家音樂廳買音樂會的票,而在第二種情況下他們選擇仍舊去欣賞音樂會。你的選擇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呢?客觀而論,這兩種情況是沒有區別的,是等價的:在你願意花3,000元去欣賞音樂會的前提下,你面臨的都是損失價值3,000元的物品,然後你需要選擇是否再花3,000元去欣賞音樂會。只不過在兩種情況下你的損失形式不同:在第一種情況下,你是因為丟了一張門票而損失了3,000元;而在第二種情況下,你是因為丟了3,000元的禮券而損失了3,000元。同樣是損失了價值3,000元的東西,為什麼你選擇是否去聽音樂會的決定會截然相反呢?那正是心理帳戶所帶來的陷阱。

你相信嗎,日常生活中你大多數的經濟決策都會受心理帳戶的影響。心理帳戶和經濟學意義上的帳戶在概念上最大的不同是: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說,每1塊錢都是可以替代的,不管你是撿來的1塊錢,還是你賺來的1塊錢,結果都是一樣的,你都多了1塊錢;同樣,你丟掉的1塊錢和你用掉的1塊錢也是一樣的,你都少了1塊錢。以上述的問題為例,你丟了3,000元的禮券,你可以掏錢買音樂會的門票;同樣,丟了3,000元的音樂會門票,你仍舊可以再買一張門票。你應該和在自己丟了3,000元禮券的情形下做出同樣的決定。從經濟學的意義上來講,不管是丟錢還是丟票,人們的行為應該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由於受到心理帳戶的影響,人們對待這兩種問題的態度就截然不同。

正常人通常有心理帳戶陷阱,他們在心裡對每一枚硬幣並不是一視同仁的,而是視它們來自何方、往何處去而採取不同的態度。

那麼心理帳戶究竟是如何影響你的呢?假如,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娛樂帳戶,還有一個購物帳戶。星期一你購買了3,000元的音樂會門票,你的娛樂帳戶中便少了3,000元,換取了一張音樂會的票。而你買了3,000元的禮券,是從你的購物帳戶中扣除了3,000元,因而擁有了3,000元的禮券。禮券弄丟了,在心理帳戶中這是購物帳戶上的損失,和娛樂帳戶並沒有關連。你決定是否要去聽音樂會僅僅是3,000元和音樂會的價值之間的平衡。但是如果你把那張3,000元的門票弄丟了,這就是娛樂帳戶上的損失了,你要聽音樂會就必須再從娛樂帳戶中支出3,000元,也就是說,為了聽這場音樂會,你要用娛樂帳戶中的兩個3,000元去換。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可能放棄這場音樂會了。

心理帳戶分類很細,也很自由,在你的日常支出預算中,甚至連衣服和娛樂門票都被嚴格地放在兩個不同帳戶中,也就是買衣服的錢和買門票的錢要從不同的兩個口袋中掏出。人們總傾向於把相似的支出歸類到同一個帳戶中,並且鎖起來,不讓預算在各個帳戶間流動。但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經濟決策,消費決策也好,投資決策也罷,都不應該受到心理帳戶的影響。一個理性的決策者應該讓錢在不同的心理帳戶間流動,假如說,你某個帳戶超支了,你應該從其他帳戶中挪一點錢過來,保證各個帳戶間大致的比例不變。

如果你想少幾分正常、多幾分理性,你應當避免人為地設置心理帳戶,而把不同用途或不同來源的錢分開來。你應當讓財富在你的心理帳戶之間相互流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